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人物长廊
  5. 详情

陈云: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者

日期:2021-03-09
来源:王哲武
【字体: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胜利路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曾是陈云、滕代远、邓发、陈潭秋等中共党人工作生活的地方,院内竖立着一座陈云铜像,吸引游客驻足参观,怀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

陈云是上海市青浦县练塘镇人,1937年4月,受党派遣由苏联进入新疆,任中共驻新疆首任代表,在祖国西北边陲工作生活了二百多个日日夜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4月23日,陈云一行5人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在苏联的斡旋和帮助下,以营救西路军左支队余部为契机,多次与盛世才等人接触,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建立了中共与盛世才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爆发后,陈云等人又按党中央安排,同盛世才进行多次商谈,在迪化设立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

为做好统战工作,巩固统战成果,进驻迪化后,陈云把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列为左支队的学习内容,并亲自授课。调回延安后,陈云仍不忘对赴新疆工作同志进行统一战线政策教育,在同即将赴新疆的马殊、方槐等人谈话中他强调“新疆是个特殊的地方,我们党和盛世才的统一战线不同于党和蒋介石的统一战线,是特殊的统一战线。盛世才在新疆推行六大政策,这六大政策和我们党的最低纲领是一致的,是我们同盛世才建立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你们到了新疆,要学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既要尊重盛世才和他的部下,又要保持我们共产党的独立性,要严守党的秘密”。

援接西路军左支队进疆

4月23日,陈云抵达迪化当天就会见盛世才,商谈将左支队余部接至迪化休整问题。经前后3次谈判,盛世才不仅同意左支队到迪化,而且完全接受了陈云的建议。

25日,陈云带着服装、食物、药品等物资率车队出发,一路克服种种困难,还多次与盘踞哈密的尧乐博斯匪帮展开战斗,经过800公里长途跋涉,终于赶到星星峡。5月1日,陈云召集大家开会,转达了党中央的关怀和问候,他说:“革命斗争有胜利也有失败,只要保存了有生力量,今后仍然会发展壮大。凡是到这里的人,都经过了千难万险的锻炼,是多少黄金也换不来的。现在的几百人,以后可以扩充成几千人上万人”。7日夜,陈云率领左支队400余人抵达迪化。按照事先的商定,对外称新疆边防督办公署新兵营,穿新疆的军服,并由盛世才按新疆军队标准承担供给。

此后,陈云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稳定部队情绪,一方面想方设法促进指战员恢复身体健康。除安排伤病员治疗外,还争取到盛世才给每人每天五十两新疆币菜金、每人每天五、六两羊肉、每人每月五千两新疆币零用钱,每人发两套换洗衣服。他还同滕代远自己出钱,再给每人每天加菜金五十两新疆币。此外,他还积极整顿健全部队组织、组织指战员学习文化。在他的安排下,左支队指战员很快恢复了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建立特种军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陈云根据新疆情况,致电党中央建议左支队留在新疆学习现代军事技术,中央采纳了陈云的建议,决定利用与盛世才的统战关系及新疆的和平环境,在新疆建立中共培养和训练特种军事技术人才的基地。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陈云向盛世才提出帮助我军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要求,得到盛世才同意和苏联在新疆总顾问巴宁中将支持。又经与盛世才反复谈判后达成协议,从新兵营选调人员分别学习汽车、装甲车、坦克、火炮的驾驶(操纵)与修理,无线电通讯技术和情报工作,选调人员前往新疆军医学校和兽医学校学习,并由新疆航空队为中共培训50名空地勤人员。对从新兵营挑选的30名学习航空的学员,陈云特别重视,逐个谈话考察。1937年11月,回到延安的陈云还亲自前往抗日军政大学和摩托车学校等单位挑选了另外20名学员派往新疆。

陈云在对学员动员时讲到:“我们要战胜侵略者,除了发挥政治思想的优势,光靠现在的轻武器是不够的,也需要有飞机、大炮、装甲车等技术兵种‘以牙还牙’。我们现在就应考虑着手培训这种人才,因为训练一名飞行员、一个装甲车驾驶员、一个熟练的火炮手。不像训练一个步兵几天十几天就能打仗,而是需要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如果这里400多人每人学会摆弄一两件机械化武器,将来回到八路军,每人再带会十个八个人,如此传带下去,就会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我们的技术兵种不就建立起来了吗?”“从长远的观点看,像我们这样幅员广大,边界海岸线长达数千里的国家,一定要建立空军和海军,陆军也不只是步兵,还应有其他技术兵种,这样才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的安全”。

打通国际交通线

经新疆到苏联有陆地和空中两条路线,其中由兰州—迪化—霍尔果斯进入苏联的公路在苏联的帮助下,于1937年7月1日交工,成为重要的国际运输线。为确保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抗日前线和延安,新疆当局在公路沿线设立多处接待站和维修点,保障运输线畅通的任务十分繁重,极需大批干部和大量经费。

为此,陈云应盛世才要求从新兵营抽调一批干部以解燃眉之急。针对当时公路维护及往来运输人员生活开支费用巨大,又均由新疆财政垫付,导致新疆征税、理财和筹措经费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陈云专门从延安选调了一批会理财、懂会计的财政金融税务专业干部,帮助新疆加强财政工作。为能早日开通苏联阿拉木图—伊宁—迪化—兰州空中航线,陈云根据党中央指示,多次与盛世才和苏联驻迪化总领事交涉,促进了这一航线的开通,使中共人员得以快捷、安全地经新疆往来于苏联与延安之间。新疆不仅成为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也成为延安与莫斯科之间最安全的“桥梁与纽带”。

以陈云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在新疆的革命活动,扩大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抗日力量,保住了红色交通线,培养了特种军事人才,推动了新疆社会政治的进步,促进了新疆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激发和增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爱国意识,在新疆各族青年中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对中国革命和新疆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陈云: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者-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