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沟区坚持把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储备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健全完善“选、育、用”后备力量培养机制,多渠道择优选拔、全方位立体培育,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坚持内选外引,拓宽渠道“选”。优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源头把关,按照每村动态储备4-6名高素质年轻村级后备力量标准,结合乡村实际,广开渠道,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从优秀村民小组长、村致富能手、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内选一批”,从优秀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人员中“外引一批”,建立人才库,进一步充实后备力量队伍。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32人,村级后备力量平均年龄40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约占50%以上。坚持把政治合格作为选拔村级后备力量的首要标准,定期征求区纪委监委、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等11家部门单位对新调整村级后备力量意见,进行跟踪管理。
注重层层结合,培训帮带“育”。健全完善后备力量培训计划,明确区街村三级工作职责,采取“区级集中培训、街道村兜底轮训”培育模式,为后备力量开设专题培训班,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纳入培训内容,先后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示范村,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佃坝镇土梁村,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大庙村等18个全国先进典型村进行实地观摩,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带机制,制定帮带成长计划,支持并鼓励村级后备力量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通过“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方法、常态化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村级后备力量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最大限度地帮助其提升综合素养。
强化机制管理,实践锻炼“用”。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理念,将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力量及时补充至关键岗位,在参与化解处理矛盾纠纷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本领。吸收村级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议事会议,通过参与村组事务管理、入户走访、文化宣传等日常工作,全面熟悉村级各项事务,让后备力量在火热实践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建立村级后备力量“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街一库”工作制度,及时调整“水土不服”者,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干事创业氛围。目前已有14名村级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班子任职,为水磨沟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